2021浙江财经大学暑期“非遗”深度文化之旅(二) | 倾古越之姿,传非遗之韵
2020年10月26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突出强调增强文化自信,深刻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站在此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上,为鼓舞新时代青年学子感受非物质遗产风采,强使命彰信心,7月29日至31日,浙财大经济学院学生赴绍兴上虞开展以“倾古越之姿,传非遗之韵”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倾古越之瓷,传非遗之韵”实践服务团
DAY1
29日上午,在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实践团感受到浓厚的古韵氛围。在此,团队成员于初步瓷器塑形的尝试中亲手体验了制作瓷器的不易。细腻的制瓷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然而完成时的成就感不容替代。此外,我们与顾少波先生就大学生如何接好文化接力棒,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讨论。顾大师对越瓷历史、细节造制等作了详细介绍,并向同学们讲解越窑青瓷前期产业化的种种尝试及其后期模式调整等。前期,越瓷曾由于缺乏实际岗位、专业指导和成熟培养体系而一度发展滞缓。而今,在对新社会形势的理解下,众创空间越瓷之家的构思、研学路线的策划、校企合作的展开......青瓷传承的新模式蓝图徐徐展现。如顾少波先生和21世纪教育集团联合打造的steam相关课程体系,都是越窑青瓷进课堂从而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顾少波大师向成员们讲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早期瓷窑工作原理的介绍示意
团队成员亲手体验瓷器塑形
29日下午,在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凤凰山考古遗址,实践团步入其中,探寻越窑青瓷历史真迹。以禁山窑址为核心,成三山环抱之势,该青瓷主题文化旅游公园依次分布4处窑址群。其中,凤凰山窑址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山窑址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作为上虞是成熟瓷器发源地和早期越窑烧造中心的经典代表,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保存完整的三条龙窑,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实践团成员在瓷国之源博物馆观摩学习
而后在瓷国之源博物馆,团队有幸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沈岳明同行。沈教授对我们的此次调研活动表示认可和鼓励。在一块块沉淀着历史痕迹的碎片、一个个记录着越窑青瓷发展里程碑的物件前,团队成员们感受着越窑青瓷在长河里的点点滴滴。博物馆传承传统瓷器文化,打造文化、历史、科普于一体的视觉体验空间,建立城市地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背景之下,越瓷发展亟待回音。探寻越瓷发展的新密码,始终离不开非遗教育。越窑开,青翠来。而今我们探寻展望越窑青瓷的发展新规划,以期其在新时代更好的价值实现。
沈岳明教授向实践团介绍越窑青瓷的历史
实践团与沈岳明教授合影留念
感受越瓷风采,回首重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雨霁明的征途,观望新规划下的渐成康庄。一路走来一路歌,通过实地游览寻文化之根,作为青年的大学生群体运用相关技能和知识助力探索文化裂变新模式,亦是对古老印记和国际化视角下文化传承新发展的探索。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对越窑青瓷的古韵风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对家乡非遗的新规划展望万千。此次实践所探索的是社会的一小面,但它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初窥门隙的一步,本次实践有助于成员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更好地把握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以更成熟的思维面对此类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找出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
DAY2
继昨日对越窑青瓷的初步探索认知,7月30日,团队在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和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逐步开展了一系列深度探访。在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里,我们看到了越窑青瓷未来发展的若干出路。
30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采访。在此,文广局青瓷研究中心主任刘吉从工作经验角度出发向成员们表述了青瓷人才队伍壮大的需求和相对较低的生源素质之间亟待解决的矛盾现状。此外,烧窑粉尘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仅剩有限的泥土原料和上虞已然存在的主流产业致使青瓷产业后续发展缺乏实际可行性。
团队成员采访刘主任
所幸,现阶段文广局青瓷研究中心和清北央美等高校合作的努力尝试带来了艺术业人才,缓解了人才矛盾。同时,上虞区政府开展了全国越窑青瓷研发大奖赛等相关系列赛事、建立3500万元龙盛青瓷文化发展基金以积极保持越窑青瓷的活力。上虞当地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基本完成,对以凤凰山为代表的遗址现状的保护维持,体现着当代政府正积极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并全力将其经济价值付诸现实的作为。
临走时,团队获得青瓷研究中心的珍贵赠书。这不仅是作为重要文献资料的交付,也代表着研究中心对团队的支持和鼓励。
30日下午,实践团在青瓷研究员宋健平的带领下参观了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Academy Council,IAC)团体会员单位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其中收藏着世界著名现代陶艺推广人许以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星星画派”发起人之一毛栗子、德国艺术家莫妮卡等海内外著名艺术大家的作品,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留下第一手珍贵资料。
对青瓷的烧制过程进一步详细讲解后,宋研究员就目前青瓷烧制难度大、原料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自身看法,即:希望能够通过现有技术效率的提升和相关新技术研发降低青瓷产品的烧制成本;改进部分环节,从根本上降低推广成本,使越窑青瓷能真正贴近民众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打响上虞青瓷品牌,落实走出去战略亦是当前破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馆内,队员们参观了各国艺术家以越窑青瓷为设计元素、将中国古代传统技艺与西方美学观念相碰撞的新时代作品。
团队在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馆内参观
馆内艺术家进行创作
令人感到奇妙的是,馆内既有两鬓渐霜传统老匠人埋首创作,也不乏国际艺术者对瓷文化的新演绎。而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恰恰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风格。在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白明的工作室里,团队感受到浓郁的青瓷文化氛围。丰富的国际艺术构思和传统青瓷相结合,为青瓷的未来发展带来别样异域风情,呈现了越窑青瓷另一条未来之路。
通过此日的实践,实践团队成员们在由浅到深逐步挖掘越窑青瓷的底蕴和发展前景,同时也感悟着它在当今国际文化碰撞下的新趋势方向中做出适时的调整完善,发挥自己由点到面、以文化带动经济的独特价值。
实践团与宋健平研究员合影留念
此外,令我们喜闻乐见的是各界相关人士在越窑青瓷的具体发展战略步骤上费尽心力的构想和尝试。过程或许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路有异,心相同——不同的路,都是不尽丹心,都为走向越窑青瓷的未来晴空。
DAY3
在前两天的调查研习里,实践团对越窑青瓷的认知经历了由点到面层层深化的知识脉络。随着相关走访交流行程的逐步推进,实践工作渐渐接近尾声。7月31日,团队拜访了魏建钢教授,在聆听他的观点之余,同时思索归纳着这几天的收获和成果。此外,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3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和越文化研究者魏建钢教授展开对话。魏教授主持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越窑制瓷业产业兴衰研究》、浙江省首届文化研究工程项目《越窑形成与发展》等,在越窑青瓷领域颇有建树。魏教授向成员们分享了由历史地理角度出发对当代越窑青瓷发展的独特见解,开阔了团队成员的思路。
对于越窑青瓷的多元前景,在产业转移方面,魏教授着重指出经济组织管理方面应注重制造业的升级与专业本土品牌的打造。历史上越民族在战乱中挖掘商机的精神熠熠生辉:安史之乱后顺应经济凋敝的现状和当时上层统治者的生活需要,越窑青瓷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在历史舞台上大方异彩。如今我们重拾越人精神,使之为今所用。这也是越窑青瓷不再局限于部分地区,积极向全国乃至世界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
魏建钢教授向成员们分享对当代越窑青瓷发展的见解
在美学价值方面,越窑青瓷表面的花纹和装饰都富有内涵。水乡泽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源远流长的古越历史文化都成为越瓷装饰的主要素材,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装饰内容,同种器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装饰艺术也会出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从最初原汁原味的本土艺术到后期因民族交融而出现的新风格新样式,越窑青瓷在创新中发展。其中,越窑常见的装饰技法如印花、刻花、划花、雕塑、镂空、贴花、剔花、绘画、金银饰等,对今天都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此外,花纹中有意的部分留白以残缺美示人,展示出淳朴的真实感。
五代时期越窑的刻花温酒碗,细腻花纹生动形象体现了其美学价值
在文化意义方面,越窑青瓷熔茶文化、原始蛇图腾鸟崇拜和重祭尚青情结于一体,同时其最终的窑址形成也是人口变迁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作为越文化的代表,越窑青瓷犹如纽带,将过往的文化与当下乃至未来相连接,从而代代相传,继往开来。
在统筹管理方面,则强调多方的协调统一。首先,当前青瓷的发展须加强政府角色的参与度,重视官方宣传。其次,精准的定位也是当下所需。再者,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把握越窑青瓷的现实价值,人员产生浓厚的内心归属感和成就感。另外,越窑体系的整体化视角将我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上虞,而是走出去,和江西景德镇等周围其他的越窑青瓷源地联动合作,共同打造越窑青瓷发展的新局面。
31日下午,实践团前往上虞各街道发放越窑青瓷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总体看来,7月31日的行程较繁多,内容丰富。上午,和教授的对话打开了我们的思路,使之转向宽阔的地区整体化联动发展。下午的实践则深入民众,站在群体角度对越窑青瓷的总体状况做出了阐释。随着我们的访问行程进入尾声,对几天资料的整理工作有序展开。
实践团与魏建钢教授合影留念
在秦砖汉瓦的土地上以原始智慧初露头角创造第一次生命;在唐诗宋词的墨香中举起盛满葡萄美液的马蹄杯;在元曲羌笛里望着古道西风中的浊酒一饮而尽,挥洒边疆血泪深情;在明清小说的背景板中跋山涉水,穿梭远洋;在“五四”革新里穿过十里洋场的拥挤和喧嚣,驻足山乡小镇;在兵荒马乱的流离中把岁月剪裁,也在新时代的光芒里重拾记忆,展望未来。
我们的越瓷就这样一路走来。这一路并不平常,凝结着代代人薪火相传的智慧。当非遗保护政策的春风吹遍江南大地,越窑青瓷传承火炬在此重燃,实践团队通过探访结合专业知识背景将越窑青瓷与人民生活实际需求结合深入挖掘越窑青瓷当代价值,此刻我们知道,这是越地在浅唱低吟青瓷的前世今生,这是不负初心的人们在朗声宣告越窑青瓷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