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预热 ⑮ | 人文与传播学院第二十二期心理“悦”读会(诗歌专场)开始报名了!

春光旖旎,清风柳岸绿;湖波荡漾,游鱼浅底戏。“学涯”有岸,学海无边;人文堂前,偕话诗情。

人文与传播学院第二十二期心理读会(诗歌专场)来啦!下面是本期的活动安排,快来看看吧

本期篇目(古诗特辑):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古诗·新树兰蕙葩

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

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

怅望何所言?临风送怀抱。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携手上河梁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骨肉缘枝叶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古意  

崔国辅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古意  

戎昱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

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

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

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风五十九首·二十七

李白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从晨起朝露到日暮残阳,从春来新绿到秋至焜黄。

“逝者如斯夫!” ——他们向天空齐声感叹。

从馨香兰草到冉冉孤竹,从幽篁鼓琴到月下箜篌。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们想。

从怀忆征人到相思远夫,从闺中女怨到镜下弃妇。

“何时才能有所作为呢?”看着眼前的江山,又望着九天上的明月,他们分享着相似的痛苦与愁怨。

作品简介:

此次读书会选取篇目的时代从汉延续至唐,其中包含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题为苏武李陵诗的《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以及一些唐代诗人的作品。

其主旨关乎时光短暂、离别送行及游子思妇题材。这些题材彼此之间隐约具有内在关联性,且唐代诗人之作也在某种程度上呼应着古老的汉代作品,形成一种诗歌创作中的复古回溯行为。

活动内容:

参与的同学认领一首诗,在读书会上读诗并且简要说明诗意,以及分享的理由。老师将以点评串联的方式帮助我们阅读、欣赏这些作品。

主讲老师:

熊啸,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讲《经典阅读(2)》《中国古代文学(1)》《东方文学》《中国旅游文化》等课程。

“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在漫漫文学长河中,我们捞起了名为诗歌的月亮。

“今月曾经照古人”,千百年前的月光,同每个寻常的夜晚一样,也将透过字句的窗棂,再次笼罩我们。

425号,让我们一道同赏学涯胜景,共品诗间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