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悦读 | 在清醒思考的路上

认识自我

在清醒思考的路上

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的各种压力和焦虑——升学、就业、健康、家庭等?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过上更积极的生活?本期芸悦读为你推荐了5本心理学书籍,带你一起剖析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强大自己的心理,获得更为健全的人格,走上幸福人生。

活得自在

ISBN:9787523600542

印刷时间:2023年5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日)志茂田景树

译者:陈旭

如果说人生一场,九成努力都是白费的,那么真正的幸福就在这剩下的一成中。我们总会面临变故和挑战,千万不要放弃,而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人生过得通透、过得自在。这位感动了41万人的志茂田爷爷温柔又充满了力量,他告诉我们,人生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不管你过去经历了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说干就干”,只要有这样积极的态度,就能安然走过无悔的一生。

妙趣横生的认知心理学

ISBN:9787300315904

印刷时间:2023年5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彼得·J.希尔斯//迈克尔·帕克

译者:张蔚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仅仅20年的时间,到了70年代就已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它主要研究人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认知过程。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认知过程及其内部机制,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他们更为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通过研究脑本身,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与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中密集且充满行话的内容不同,作者撰写本书是想满足读者以下的需求:(1)很想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看待和记忆事物的;(2)对人类思维如何运作抱有疑问;(3)准备修一门认知心理学的课程,此前没学过;(4)发现其他教科书过于复杂、枯燥或太过于专业;(5)对人感兴趣;(6)想了解一些能提升自己认知能力的技巧。为此,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对认知心理学基本要素的易于理解且有趣的解释,希望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可以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沉浸地去体会认知心理学的乐趣。

情绪就是你的创造力

ISBN:9787572257018

印刷时间:2023年5月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邱江//李亚丹//杨文静

这是一本全面展现情绪与创造力前沿研究成果的心理学科普读物。作者立足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通过近百个科学实验和新发现,全面揭示了创造力背后的情绪秘密。首先,书中就特定情绪、情绪智力、情绪创造力、情感障碍等方面,生动揭示了情绪究竟在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创造力,以及创造力背后的神经机制,比如什么样的情绪才能使我们文思泉涌?何种程度的压力能蕞大化提升团队创造力?创造力天才必须得有点儿“神经病”吗?其次,书中包含10余项创造力测验与情绪量表,同时提出了诸多针对性的实操建议,能帮你迅速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创造力水平,并大幅提升创造力、工作绩效乃至职业成就。更可贵的是,作者基于自己近20年对情绪与创造力的深入研究,鲜明地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果你是学习者或创意工作者,你将学会如何把自己的每一种情绪都变成相应的创意或灵感;如果你是管理者或教育工作者,你将学会科学对待员工或学生的情绪,“因人制宜”地激发其创造力;如果你是情绪科学的研究者,你将开启一场极具丰富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盛宴,也将振奋地看到情绪与创造力研究的未来。

心理潜能

ISBN:9787559668141

印刷时间:2023年4月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编者:刘海骅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每个人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压力——工作、学业、健康、家庭、人际关系……每一个被困扰的人,都曾感受过压力带来的痛苦或焦虑。究竟什么是压力?遭遇压力时,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有哪些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应对?本书结合近8000小时咨询个案和18年临床心理学实践,从神经生理学、心理动力学、积极心理学等多元视角出发,让你从根源上认识压力,了解压力产生的多重机制,轻松笑对人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消除压力,而是与压力和平共处。书中从压力管理的实践出发,辅以大量自测量表和模型,用教科书级的理论和操作指南,教你通过正念、绘画、音乐、运动、宋词赏析、催眠等六大方法,学会科学减压,全方位提升心理潜能。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

ISBN:9787559667205

印刷时间:2023年5月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陈举

什么样的母婴关系会养育出偏执、极端、有躁郁倾向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又为什么会抑郁?对客体的选择有无意识层面的动机吗,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朋友、伴侣和工作?为什么有时候对方什么都没说,却能在我们心里诱发出相应的反应?无法拥有稳定的情感关系、不容分说的破坏欲、不由自主地通过贬低去操控他人、在本该发挥的时候总是错失良机、不会生气的老好人,它们分别对应着怎样的心理困境?“成人在生命后期每次经历哀伤时,童年早期的哀悼就会重来一遍。”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我们未必能记得,但它们奠定了我们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决定了我们会以怎样的模式去回应焦虑、丧失、分离,如何处理我们的爱与恨,是否具备自发的良知、恰当的攻击性,能否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从而拥有同理心,等等。与众多心理学家不同的是,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自我,尽管这时候的自我并不成熟,但它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幻想,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思考:吮吸乳汁变成了拥有富足的生命之源,饥饿变成了有待消灭的残害自己的敌人。婴儿的内心世界非但不是宁静的,还充满了爱与恨的此起彼伏,自我就在这样的爱恨冲突中开始发展了。母亲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她对爱与恨的回应与容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自我整合的发展。透过克莱因的眼睛,我们得以理解本能的情感与冲动,看到让我们羞愧的情绪有存在的必要和积极的一面,也看到我们能够通过整合爱恨冲突,实现更好的心理能力和更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