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阅读 | 孙惠芬:关在怀旧的屋子里,我一次次热泪盈眶

·孙惠芬·

1961年生于辽宁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一九八二年开始写作。

从“东北流亡作家群”到“伪满文学”,从“社会主义工业文学”到20世纪80年代“北大荒知青文学”,东北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东北文学更呈现出诸多生长的痕迹,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孙惠芬是其中醒目的一个。多年来,她以“歇马山庄”的历史现实生活建构为中心,创生出庞大的人物群落和立体的情节结构。

孙惠芬小说焦距东北的历史,书写着东北的民俗。关东的饮食文化、禁忌文化、祭祀文化、萨满文化等民俗事象在孙惠芬作品中俯拾即是。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叙事常作为主题的副产品和叙事的残余物而存在,可孙惠芬小说中的风俗描写却非情节中的悬浮之物,而是有所依傍,有所指向的。婚丧嫁娶不仅展示婚嫁礼俗的完型形态,而且是亲戚乡邻聚散离合的舞台;寿宴请吃不仅呈现地方饮食的风尚,而且昭示着家族的气象和人际的离合。

她像是一个始终用深情目光注视着家乡的乡土守望者,乡土情怀已经融进了她的血液,今生都难以释怀。本期畅想阅读带来五本孙惠芬小说,带你走进歇马山庄,探寻关东风情。


No.1

索书号:I247.5/1954.10
馆藏地:二楼西
扫描二维码阅读↓↓↓


在歇马山庄,姑嫂石篷有着与歇马山同样悠久的历史和广为流传的故事,而月月与小青在冥冥之中被神秘的命运牵引,演绎了现代乡村的姑嫂传奇。
新婚之夜的一场意外火灾,把月月和国军烧成了路人,却引出了买子与月月、小青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历史巨变中,月月、小青、买子、国军是当代农村青年的代表,他们自然,真诚,充满激情,甚至突兀地表达对生活、婚姻的意愿,也在强大的现实面前矛盾重重,不可避免地遭遇着种种迷茫和选择,并在瞬息的转机中突出重围、向前求索。


No.2

索书号:I247.5/1954.3
馆藏地:二楼西
扫描二维码阅读↓↓↓


本书讲述“我”在国内为了儿子的科研而苦苦寻找儿子的高中同学张展,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张展成长中重要的几个人物,但是他们口中的张展是截然不同的张展。直到“我”见到了张展本人,但是他对“我”的完全的回避使“我”依然处于迷茫之中,更增加了奇心。
这是一部镜面清晰可鉴而棱面立体感十足的文本:青春秘密与官场隐秘、身心成长与政治生态、代际冲撞与人心交互……代际冲突的化解需要耐性情愿、需要衷肠真切、需要以心换心。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对人的基本看法、对人生价值的定位、对亲情与故乡的态度、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对孤独与知心的体悟和辨析等等——那纯朴、踏实并日臻健全的自我建构,正在重重阻挠与偏见中如此令人欣慰地坚韧生成。


No.3

索书号:I267/1954A
馆藏地:二楼西
扫描二维码阅读↓↓↓

《他就在那儿》是孙惠芬的一部散文集,全书约15万字,由四辑组成,涵盖了创作谈、演讲录、访谈对话和日常人生等内容,共40篇文章。
这部散文集是作者多年来在创作感悟、读书经验、人生阅历、心路甘苦、人性心理等方面饱经岁月的磨砺,积淀下来的灵性文字,其中也不难看出,她在小说之外对乡村和女性的持续关注。


No.4

索书号:I247.7/1954
馆藏地:二楼西
扫描二维码阅读↓↓↓

本书收入孙惠芬的十多个中短篇小说,《平常人家》《伤痛故土》《台阶》《致无尽关系》等,均为作者走上文坛以来公开发表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优秀作品。
孙惠芬的讲述,充满无限耐心,像四处伸展的藤蔓,带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游走,用细腻温情的笔调,于看似琐碎中发现温暖和明亮,向平凡而庸常的生活致敬。故事的主人公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女性、城市底层白姓。作者对他们充满无限仁爱和理解,真诚讲述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细小和卑微的梦想。


No.5

暂无纸质本
扫描二维码阅读↓↓↓

本书为孙惠芬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狗皮袖筒》《女人林芬与女人小米》《台阶》《天河洗浴》《蟹子的滋味》《燕子东南飞》《一树槐香》等作品。
小说集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集中表现了乡土社会的法度、结构和乡土生活秩序在时代潮流冲击下的嬗变。小说以人物内心的丰富变化而吸引人,表现了书中人物的丰富、复杂的内心。该书让生活在这片沉默的土地的沉默的人敞开了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