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阅读 | 遇见年味儿

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春联已经贴好,鞭炮已经响起。佳肴散发出诱人的味道,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年味儿,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变得愈发浓烈。

畅想阅读带你一起重温年俗,感受最美中国年。祝愿所有的读者牛年鸿运当头,常享阅读之乐!


No.1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

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对中国人来说,贴春联是开启年味儿的第一个符号,如何赏春联、写春联?畅想阅读为你来带攻略。

扫描二维码阅读

《白化文闲谈写对联》分“综叙”和“分述”两大部分,皆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可读性强。“综叙”部分实包括三个重要内容,一日对联发展简史;二日写作对联应具备何种文字修养;三日撰作对联必须掌握哪几个基本要点。“分述”部分是对不同性质的楹联如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分別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阐明其作法及有关禁忌事项,实用性很强。


No.2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堪称春节的重头戏。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寓意吉祥的菜品:席上一般有鱼类、汤圆、莲藕、饺子、年糕、八宝饭等菜品以求新年吉利,这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节令菜肴的背后,有什么渊源与寓意?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扫描二维码阅读

《中国食俗》由除夕夜吃饺子的食宿说开去,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你讲述古老食俗背后的故事。


No.3 看春晚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从此,中国老百姓有了看春晚这个“新民俗”。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在除夕夜通过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方式来度过除夕夜。举家守岁观看春晚成为春节的新习俗之一。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春晚有什么样的变化?本书重温了春晚记忆,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图景。

扫描二维码阅读

《春晚三十八年》是一部对春晚发展进行描绘的多彩画卷,是对三十八年春晚的总结。作为一台全国性的文艺晚会,春晚不仅反映了主旋律,也反映了每一年我们在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用文艺形式针砭时弊,表达我们开拓进取的信心与决心。所以,春晚不仅是一台大型晚会,更是社会进步的记录者。


No.4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扫描二维码阅读

《漫话春节》介绍了中华文化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民俗活动、文化精髓,具体内容包括春节文化的起源、春节文化的传承、春节与民俗环境等。拜年的起源与其在春节文化中的嬗变,本书均有涉及。


No.5 压岁钱

汉族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扫描二维码阅读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与常识》介绍了春节来历与传说、除陈布新迎新年、过年的物品准备、过年的食品准备、欢欢喜喜过新年、出年后新春活动等,带你了解压岁钱背后的春节“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