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悦读 | 共忧患而相救

      最近一段日子,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中原地区受暴雨洪水侵扰,沿海又遭遇台风袭击,而经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在这样的磨难面前总是显得十分团结。每逢灾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不自觉地保持好队形,或伸出援助之手,或捐献物资。正是因为有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我们才能够从地震、雪灾、疫情等一次次灾难中挺过来。

       本期芸悦读为大家推荐了5本关于灾难的书籍,帮你了解当灾难降临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又应该如何看待灾难。


No.1 清远抗击5·12特大洪灾史录

ISBN:9787566830661

印刷时间:2021年3月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编者:邓翠萍


本书通过比较系统地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分“特大洪灾来势迅猛”“群策群力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抗洪斗争事迹感人”“总结表彰加速前行”五章,记述清远、英德两县当年的受灾情况,以及开展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基本情况、初步成果和动人事迹,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还原清远、英德两县抗击“5·12”特大洪灾的概貌。


No.2 黎元为先(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

ISBN:9787108068132

印刷时间:2020年9月

出版社:三联书店

编者:闵祥鹏


“水旱霜蝗之变,何世无之?”从文明初萌时的洪水泛滥,到全球化时代的新冠肺炎,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如何辩证看待人类与灾害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理性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命题。自古至今,历代先贤留下了许多应对危机、裨益后人的防灾理念、救灾方法与应灾举措。以邓拓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怀着经世致用、鉴古知今的人文情怀,参天尽物、济世为民的学术理想,不断总结灾害救助的历史经验,反思灾害应对的成败得失,提出防灾减灾的中国智慧。为了回顾前辈学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性贡献,延续传承自邓拓先生以来重视经世之学的良好传统,访谈组邀约陈业新、卜风贤、余新忠、朱浒、郝平、马俊亚、夏明方、方修琦、袁林、周琼等知名学者,畅谈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在传承与破立之间,构建灾害史研究的新框架,确立灾害史研究的新起点,并将近代以来灾害史研究论著编目整理,以益学界。


No.3 防灾原来如此

ISBN:9787520715362

印刷时间:2020年7月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赵慧


本书帮助我们未雨绸缪,提高防灾意识,增加防灾应急的知识与技能,懂得如何在灾后重启生活。书中采用“插画+说明书”式的叙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快地理解专业内容。


No.4 洪水与饥荒(1938至1950年河南黄泛区的战争与生态)

ISBN:9787510892882

印刷时间:2021年3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美)穆盛博
译者:亓民帅//林炫羽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No.5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ISBN:9787559834027

印刷时间:2021年3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亚当·希金博特姆
译者:鲁伊


亚当·希金博特姆耗费多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力作。书中充分有力的调查,揭示了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灾难之一的真相是如何在政治鼓吹、重重保密和谣言四散的共同作用下被掩盖起来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原子能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恶劣的一起核灾难。自那以后的三十年里,切尔诺贝利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挥之不去的噩梦:阴魂不散的辐射中毒的恐怖威胁,一种危险技术脱缰失控的巨大风险,生态系统的脆弱,以及对其国民和整个世界造成的伤害。然而,这场事故的真相,却从一开始便被掩盖起来,长久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十多年中,亚当·希金博特姆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以此为依托,辅之以往来书信、未发表的回忆录和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他将那些灾难亲历者所目睹的一切,化成客观、冷静而又发人深省的叙述。由此得到的,是一本惊心动魄的非虚构杰作,一个比苏联传奇更复杂、更人性,也更恐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