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阅读 | 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大家都听过这句经常被摇滚青年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出自《达摩流浪者》,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这位哥一生狂放不羁,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堪称摇滚精神的鼻祖。

       另一位革命爱豆切·格瓦拉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追求伟大理想的摇滚壮歌,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反抗。五本图书,带你感受在路上的波澜壮阔。

 

No.1 切·格瓦拉“封神”前的秘密

扫描二维码阅读↓

       格瓦拉本是高富帅,自小患有哮喘,大学学医,加入革命也常年背医药箱服务,直到惨烈的古巴登陆战才被迫拿起枪。他为什么选择一条和自己不搭界的人生路?必定与他年轻时三次远行有关:一次是1950年暑假,他自己走了阿根廷12个省,第二次是1951年,已23岁的他休学一年,和好友29岁的生物化学家格拉纳多一同游历南美,第三次是他1953年开始的拉美之行,他在危地马拉首次参与了革命斗争,亲眼看到美国扶持的傀儡推翻搞土地改革的民主政权,并残酷镇压左翼人士。

       《摩托日记》讲的就是格瓦拉第二次游历之事,格瓦拉亲眼看见了人间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进而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就在这场发现之旅之后,他加入了古巴革命。

 

No.2 穿越美国大陆

扫描二维码阅读↓

      你的路是什么,伙计?——圣徒之路,疯子之路,彩虹之路,孔雀鱼之路,任何路。那是一条无处不在的路,人人都能走,怎么走都行。身体在哪里又如何?

       杰克·凯鲁亚克自传式小说,讲述主人公萨尔和狄恩·莫里亚蒂等人四次穿越美国大陆的故事,被奉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品。

 

No.3 生命旅程

扫描二维码阅读↓

       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她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而鲜活其中的,是和这土地颜色最相贴合的人和故事。疾病、死亡、失败、割舍,是她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上演的课题,但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

 

No.4 一个逃兵的爱情

扫描二维码阅读↓

       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No.5 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阅读↓

       《刀锋》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当上了出租车司机,大隐隐于市。

       《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生动而又深刻地探讨和展现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