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悦读 | 直面内心的善与恶

老天是公平的,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同等的机会,让我们在生活中自己选择善与恶。

但其实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善良的人内心也会有阴暗的一面,罪恶的人有时也会良心未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每个人的不同选择。本期芸悦读带你一同探索人心这一复杂的领域。


No.1 你社恐吗?

ISBN:9787111672401
印刷时间:2021年2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宇

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受繁华都市生活喧嚣与落寞的同时,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心理排斥。一个人生活太孤单,在人群中又对人类“过敏”,一社交,就焦虑。能用文字信息解决的事,绝不打电话或当面沟通,尽量减少面对面社交的机会。这究竟是天生性格使然,还是被内卷的疲惫带来的逃避表现?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甚至决心与自我分裂,造就了与真实自我之间持久的矛盾,让人陷入“自我战争”的深渊,与焦虑相伴。因为恐惧而选择“安全”,以逃避应对,这看似是合理的选择,但社交恐惧者却因此失去了在痛苦中觉察自我、了解自我、实现心灵成长的机会。如何摆脱内心的冲突与挣扎,找回真我?蜕变之路,也是成长之路。本书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一线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自测判断标准、认知障碍、深层心理问题以及改变的方法,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并最终成为你自己。


No.2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ISBN:9787305237027
印刷时间:2021年3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路易·阿尔都塞
编者:(法)奥利维耶·科尔佩//扬·穆利耶·布唐
译者:曹天羽

“梦总是领先于生活的。”路易·阿尔都塞在给情人克莱尔的信中写道。1984年,就在他写作那本著名的自传《来日方长》之前,这位犯了凶杀案的哲学家翻阅了许多被他留存在文档里的梦的记录,试图在其中找出那件不可挽回的行为的预兆,以便日后通过自传理解和解释为何他会在1980年时扼死了自己的妻子埃莱娜·利特曼。这本书根据时间顺序收录了他在1941年到1967年间留下的大部分梦的记录。他把这些梦称作“无尽的焦虑之梦”:“我从梦里醒来后,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喉间的木鞋声。只剩下了挥舞着的手,绝望地在空中划着轮廓……” 本书的结尾刊录了一篇惊人的文本:1985年,在那起凶杀案后,阿尔都塞假托其主治医师之名写的笔记——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篇笔记其实是他与自己的对话。


No.3 疗愈自己

ISBN:9787115551207
印刷时间:2021年1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施琪嘉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愤怒的,或者是悲伤的。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变成失控的情绪,变成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还会变成你极度想去压抑的性格部分。只有我们学会不断地去看见他,疗愈他,让内在小孩与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自我才会完整,才能真实地感到快乐。本书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回应内在小孩的需要开始,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补足内在小孩缺失的所有,同时发现生命中的独特资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内在能量,重新整合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觉知自己、疗愈自己,有价值感,可以自我接纳并发展出自己潜能的全新自我,创造全新的生命经验。


No.4 人性晦暗面的探讨

ISBN:9787542672162
印刷时间:2020年10月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詹姆斯·道斯
译者:梁永安

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No.5 恐惧源于未知

ISBN:9787521722185
印刷时间:2020年12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萨拉·戈尔曼//杰克·戈尔曼
译者:高微茗

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为什么人们还在滥用抗生素?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能理性地看待艾滋病?当一件事关乎健康,人们往往会坚称:科学是错的,因为没有充足证据做证,因为不明的危险无处不在。在《认知陷阱》中,戈尔曼父女探究了这种拒绝健康科学背后的心理机制。在分析诸多否认案例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导致人们拒绝接受有关健康的科学的六个主要因素:对阴谋的恐惧、对复杂的恐惧、魅力领袖的影响、认知偏见与互联网、因果关系与填补知识空白,以及风险预测的本质。作者认为,人们的固有信念会对新的观念自然抵抗,而健康科学在这种抵抗面前尤为脆弱。科学研究表明,在面对新信息时,人类对于改变我们的想法有本能的、根深蒂固的不适感。而这种研究正是现在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本书试图探究人们在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有关健康的决定时,进行了怎样的思考和风险评估,并提出一种重要的观念:我们要将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播给公众,让公众抛弃那些固有的错误思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