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悦读 | 我思故我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有人说是为了了解世界本原,有人说是为了理解当下的时代和生活,还有人说是为了用更客观理性的理论指导行为。这些都是学习哲学的目的。说到底,哲学思考的问题就是——我能知道什么?我该做什么?我希望什么?
本期芸悦读为你推荐了5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带你以哲学理性思辨的方式观察我们的世界。
No.1 面具与真相
ISBN:9787559848802
印刷时间:2022年7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唐健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是斯洛文尼亚文化批评家、哲学家齐泽克研究拉康的专著,共分为八部分,含导论和七个章节,主要包括“空洞姿态和述行:拉康遇上中情局阴谋”、“交互被动式主体:拉康转动西藏经轮”等。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本书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No.2 百年启蒙
ISBN:9787520199001
印刷时间:2022年6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德)芭芭拉·施多尔贝格-雷林格
译者:何昕
本书介绍的对象为启蒙运动,研究18世纪作为特殊的百年,见证着欧洲国家经历了哪些重大变迁,它们又和今人普遍的认知存在何种偏差。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精神运动是一种欧洲现象。启蒙运动时期被从许多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启蒙运动时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女性觉醒的时期,是交流和改革的时期。全书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却清晰而全面地从国家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交际与传媒、家庭结构、哲学科学、法制建设、改革与革命等方面,梳理了启蒙思想发挥的复杂甚至矛盾的作用。
No.3 贪婪已死--个人主义之后的政治
ISBN:9787542677570
印刷时间:2022年8月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英)保罗·科利尔//约翰·凯
译者:魏华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私、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能说“贪婪已死”呢?四十年前,“经济人”概念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人被视为天生的趋利动物,每个个体都会为自我实现而争取自身利益。同时人们相信,“经济人”能获得理解世界所需的一切知识;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国家就能达到善治,人民就能获得幸福。贪婪,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知识、财富、繁荣的贪婪,被认为是人类奋发向上的源动力。数十年后,一场金融风暴和一场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一切。傲慢的“经济人”概念破产了:人类掌握的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不平等日益加深、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社会陷入了严重撕裂。由贪婪精神开辟的进取道路走入了死胡同。在本书中,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与约翰·凯从社群主义的角度,围绕极端不确定性和社会凝聚力这两个相互交织的主题,回顾了西方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商业发展脉络,探问今日世界纷扰动荡的源头与出路。他们提出,我们需要明确国家、市场与社群的角色和关系,重拾人类的社会属性,恢复社群功能,方能共渡难关。
No.4 悖论简史(哲学与心灵的迷宫)
ISBN:9787522508894
印刷时间:2022年7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译者:李岳臻
谜语、悖论、难题,几千年来,总有些棘手的逻辑问题既让人类的心灵感到困惑,又让人难以抗拒。如今,罗伊·索伦森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关于悖论的叙事史。他的叙述从古希腊开始,穿过中世纪、启蒙运动,直到20世纪,引人入胜又让人大开眼界。在书中,他仔细地审视了哲学史上许多著名悖论以及提出这些悖论的哲学家们——始于那些启发阿那克西曼德去建立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的民间谜语,终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W.V.蒯因之类的思想家。同时,他按照编年史的体例将这些内容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把一位哲学家和一个重要的悖论结合起来,以亲切易懂的方式阐述在解决这些谜题的过程中曾被采用的策略,并且将谜题扩充至更加广阔的领域。随着索伦森教授的生动讲述,读者可以与芝诺、苏格拉底、阿奎那、奥卡姆、帕斯卡、康德、黑格尔等许多哲学家一起深入悖论的纠结之处,一同寻找思维魔方的解决办法。
No.5 批判理论的旅行(在审美与社会之间)
ISBN:9787301330326
印刷时间:2022年6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者:赵勇//(美)塞缪尔·韦伯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脉,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批判,广泛涉及人的生存与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批判理论”开始了它的“旅行”,其思想不仅向欧洲各国、北美和东亚蔓延,而且广泛渗透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思想、符号学和语言学理论、文化研究等。与此同时,批判理论也成为影响汉语学界哲学、社会学、美学、文艺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资源。2019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以“审美、社会与批判理论的旅行”为题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一批优秀学者提交了论文,围绕批判理论再思考、批判理论的审美面向、在批判理论周边、本雅明与中国、批判理论的中国之旅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书是从这些论文中精选出一批优秀之作而形成的一本专题论集。